咨询热线
在线咨询
车辆防盗报警3项法规详情介绍
2025-07-11
在汽车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已成为保障用户财产安全的核心模块。然而,看似简单的“防偷报警”功能背后,实则交织着多国法规的强制性要求、技术标准的迭代演进,以及用户需求与公共利益的微妙平衡。浙江正版全年资料免费大全工程师下面为企业详细解读相关信息,供大家参考。
1.动力防盗报警
新版防盗法规GB 15740-2024《汽车防盗装置》已发布,更新了有关汽车动力防盗报警的要求,也就是在动力止动装置或转向、传动、换挡、制动锁止等动力防盗装置被非法入侵时发出报警信号。根据GB 15740-2024要求,车辆防盗装置可选装声觉或视觉报警装置,或选装防止车辆被盗用的附加装置。
如采用声学信号,应持续25s~30s,由车辆上的声响报警装置或其他装置发出。
如采用光学信号,应持续25s~300s,由车辆危险警告信号和/或乘客舱灯的闪烁发出。
2.车身防盗报警-欧标
防盗法规领域还有一项更易感知的车身防盗报警,其在车身被非法入侵时(如锁车状态强行拉门把手或破窗)触发,此时要求车辆鸣笛并打开双闪。与GB 15740-2024相对应的UN R116法规,在动力防盗基础上,提出了车辆报警系统(VAS)、报警系统(AS),也就是车身防盗报警要求。
根据UN R116法规,车辆报警系统至少应能探测到任一车门、发动机罩、行李箱被打开并发出报警信号,至少包括听觉信号,此外还可包括视觉报警信号装置或无线报警装置(无线传呼机)。
3 车身防盗报警-国标
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0816-2006《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乘用车》中,也提出了针对车身防盗设计的规定,要求车辆能探测出任何车门、行李厢门、前盖或者发动机仓盖被打开,并发出报警信号,此外还能阻止车辆依靠自身动力移动。
GB 20816 主要技术指标与UN R116一致,但也有差异,如提出了防盗报警装置的过电压、短路、耐腐蚀等电气性能要求。并且GB 20816既适用于作为车辆原装设备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,也适用于交付车辆后安装的车辆防盗报警系统。